查看原文
其他

Heartly Together | 诺乐,混血女孩在青藏高原的人生使命

Heartly Lab Heartly Lab 哈梨冥想 2022-04-28


关于#HeartlyTogether:

这是Heartly Lab旗下的一档栏目,旨在与大家分享一些实践着「mindfulness」哲学理念的品牌故事与行业观察,愿给你带来启迪与力量




Vivienne

Heartly Lab创始人

“2019年,我从友人九龙和洪晃老师那里听说了’诺乐’这个来自高原的牦牛绒织物品牌。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从海报到实物,甚至布展都是一脉相承的质朴和天然感。几乎还原了高山,草原和游牧生活最原本的色彩,气息以及生活理念。于是,2020年的夏天伊始,我踏上了诺乐的寻访之旅,见到了德清的家人与团队。不但在诺乐工坊体验到了那些细细密密手工织线下的祥和与喜悦,更深刻的理解了诺乐和诺尔丹营地的前世今生。”

在甘南海拔三千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坐落着一座叫仁多玛村的小村庄。这里既没有树木,也没有农田,有的是数以千计的牛羊和一望无际的天然草场。村里共有1500名居民、6000头牦牛与20000头羊,当地人过着非常传统的游牧生活,高原是他们世世代代游牧生活的地方。


然而,这里的一切都被一个叫德清· 雅诗(Dechen Yeshi)的女孩改变了。她来到这里,带领当地的村民创办了一家社会企业,为当地人创造就业机会,让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第一次过上了游牧以外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这家企业就叫Norlha诺乐,一家来自青藏高原的牦牛绒制品手工作坊,一个登上国际舞台的奢侈品牌。而德清,这位一半藏族血统、一半欧洲血统的女孩自十多年前来到这里后,已经安家立业、结婚生子,在仁多玛村深深地扎根了。


▲ “诺乐”在藏语中是“财神”的意思,

也是牧民对牦牛的称呼




有使命感才能快乐


德清的母亲Kim是欧洲人,父亲是甘南州的藏族人,两人在美国相识并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德清的父母从小就一直鼓励孩子们将来长大回到藏区,去体验和了解当地的生活与文化。2004年,主修电影的德清大学毕业,在母亲的鼓励下从繁华的纽约来到仁多玛村,想要借着这次寻根的机会拍摄一部关于藏族文化的影片,拍完之后就回美国。出人意料的是,电影还没拍完,她就决定留在这里。


▲ 与牦牛共舞的德清


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德清逐渐爱上了艰苦但又简单纯净的高原生活,以及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同时,她也看到了当地游牧人生活的艰辛:收入微薄、没有厕所、没有自来水,女性经常劳作到深夜,早上三四点就得起床,挤牛奶、做黄油、晒奶酪、捡牛粪,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料理牲口......牧民们要非常小心地照顾着牧群,以防牧群受到狼群或传染病的攻击,还有雷电和雾等自然灾害。


发达的现代社会已经到来,而牧民们还被禁锢在非常传统的生活方式里。德清明白,这些当地人跟全世界所有的人一样,想要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份子,而比起拍电影来,她更愿意帮助她们实现这个愿望。



在一次演讲中,德清提到,大学时的某次聚会上,一位同学说过一番让她记忆犹新的话:”这是我们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今后的人生将会开始走下坡路——找工作、还房贷、各种压力和责任、生病吃药......“番话深深地击中了德清,她想:我在大学过得是不错,但难道人生就是这样了吗?所有的美好都将在此结束吗?正是在那个时刻,德清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让大学成为人生最好的时光。


接下来,她开始问自己那个经典而古老的哲学问题:什么能让我们快乐?什么能让我快乐?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使命感,有使命感才能快乐。


原本只想在藏区拍摄完一部影片就回去的德清清楚地意识到:回到成熟的美国社会,她能够做的很少,而在这片美丽的藏区,看着那些收入微薄、迄今还过着辛苦游牧生活的人们,她明白,她可以给这些人的生活带来改变。


这时,她想起了精通纺织业的母亲一直给她的建议:采集牦牛绒做纺织品。如果这件事可以做成,那村子里的一个小工作室就可以给当地人带来工作机会,帮他们维持生计。她通过学习发现,牦牛身上的绒毛是天然的宝藏,可以帮助牦牛们抵抗藏区冬日的严寒。以前,藏民们会把牦牛的毛编织成条状或片状,做成门帘或帐篷抵挡严寒,结实但很扎手。


▲ 德清与母亲Kim


而母亲口中叫Khullu的绒毛是牦牛颈部最纤细的绒毛,将它纺成线后,可以做出既柔软又保暖的织品。在家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德清决定在仁多玛村建立一个专门做牦牛绒织物的纺织工坊,给牧民提供游牧之外的另一种生活选择。


在这片土地上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原材料上增加更多的附加价值,做出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产品,这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对当地最有意义的改变。这就是德清的使命。

团队的招募非常艰难。当地牧民很难相信,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如果他们放弃牧群跟着她干,她撂摊子走了怎么办?同时,牦牛绒从未被纺织成毛线,习惯了传统编织方法的牧民们对于德清的想法也颇有怀疑。

德清开始与借住人家的桑吉夫妇彻夜谈心,用了近一年时间,无数次彻夜长谈后,她终于用真诚和坚持打动了他们,于是他们成为她的第一批支持者。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加入。有了第一批团队的德清带着他们去尼泊尔学习纺织工艺,并在当地找到了适合牦牛绒纺织的机器,购买回来进行编织打样,使用一种全新的纺织技术,终于纺出了牦牛绒做的毛线。

▲ 德清与桑吉


2007年,诺乐诞生了,一个在世界屋脊制作牦牛绒产品及配饰的品牌开启了它走向世界的旅程。它渐渐成为很多一线奢侈品牌的合作商,与众知名设计师合作,真正地成为了来自高原的奢侈品牌。如今,诺乐工坊的车间已经从最初的两个帐篷变成如今几排整齐的厂房,团队也从最初的几个人壮大到如今120人。德清也随着诺乐的成长而将自己完全地融入到这片土地:与当地藏民丈夫定居,三个孩子也在仁多玛村出生长大。




做出真正的“奢侈品”

十四年来,诺乐始终坚持产销一体的模式,从原材料牦牛绒的采集,到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推广、分配都由仁多玛村的诺乐员工完成,十四年如一日。这不仅是为了将最大收益回报社区、给更多当地居民提供工作机会的初心,更是因为德清坚信,在这个追求快速和廉价的消费时代,我们需要真正美的、能够让创造者骄傲的、让消费者珍惜并愿意传递给下一代的好产品,这才是真正应该被拥有的“奢侈品”。

为了生产出最好的产品,诺乐坚持手工制作生产,面料也选自最好的牦牛绒Khullu——基本来自1-2岁大左右的牦牛,每头牦牛只能产出大约100克左右的Khullu,一般的围巾需要4头牦牛绒的量,经由手工纺纱后,则需要经过繁琐精细的7道工序,需要一名有经验的工人7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条中等长度的围巾。

▲ 机器上的经线需要手工一根根穿过去


我们访问诺乐手工坊,亲眼见证了美丽织物的诞生过程


相比于原材料的珍贵,员工们才是诺乐最需要投入的价值,而这其中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诺乐的员工90%以上都是仁多玛村本地的村民,他们世代以游牧为生,大多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不会纺织,更不用提现代职场如电脑操作一类的生存技能了。而这些员工的培训,都需要德清亲自来。

▲ 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德清


为了坚持以手工的方式制作各种布料,德清必须对每位纺织工从零开始培训,需要六个月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而同时,牦牛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诺乐员工的工作态度——牦牛价格上涨时,他们更想回到原有的游牧生活。

对于一些需要承担管理职责的员工,德清则花了更多的时间,来把他们培训成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耐心地教他们识字,学习英文,使用Excel等电脑软件制作产品目录等。有趣的是,因为牧民们的汉字和藏文书写基础非常差,而德清又不懂中文,英文竟然逐渐成为工坊更为普遍的工作语言。

如今,这些藏民们都变成了熟练掌握着十八般武艺的专业职场人,他们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在各个环节推动着诺乐的日益壮大。

▲ 诺乐工坊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NORLHA诺乐的创造者们也是品牌图中的模特


▲ 在篮球教练志愿者的带领下,诺乐篮球队诞生了


诺乐以高品质的产品为起点,让牧民们学习新技能,逐渐过上了更为安稳和丰富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它为当地人展示了高原生活新的可能性,让年轻人不用离开家,就可以拥有时代参与感。同时,因过度放牧而恶化的周边草原生态也有所缓解。正是这些,打造了诺乐这个中国社会企业的模范,成为中国仅有的24家获得B Corp(共益企业)认证的企业之一




渴望可得却无意占有

”把围巾蒙在仁多玛的上空,一掀开,一切都不一样了。“仁多玛村的村民如此形容诺乐给这个高原村庄带来的改变。

▲ 仁多玛村的过去和现在


在高原,生活的来去起落是不受人所控制的,大自然长期掌控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而人们也对自然有着由衷的敬仰和敬畏。德清没有落入我们对于外来者的刻板印象,利用技术、资金的优势来试图迅速地改造一个社区。她深知,只有一种顺应自然、将整个商业系统与当地生态完全融合的体系才能真正地为高原人民带来正向的改变。作为一个外来者,她并没有企图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藏民,而是通过学习当地习俗,用十多年的耐心,真正地取之于藏用之于藏,授人以渔,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切。


而每当她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母亲Kim的话:“做一件事情,不是为了别人的赞许或者感恩,而只是单纯因为你要做。即使人们不理解、不赞成,你也不要让这种感觉伤害到你。”

也正是因为这份坚持和单纯的初衷,让诺乐成功受到来自世界的关注,也同时收到很多令人诱惑的商业条件,不断地有投资者对诺乐的项目表示出兴趣,也有代理商愿意将诺乐送入大型商场的柜台,而这些的前提都是要将工厂搬到城里,大量增加产能,招募更多数量的员工。

而她并没有为了利益的最大化而接受这些条件。为了保证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和员工权益,德清会根据员工数量严格控制着诺乐的年产能。让这个高原上的村庄以它自己的节奏向前运转着,真正把它当成了家。

“真正美丽的东西是奢侈的,不能为每个人所有的。做出美丽东西的人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自豪,他们应该得到合理的薪酬,看到这门手艺和他孩子的未来。”

——Kim Yeshi,诺乐主席、联合创始人


▲ 诺乐一直采用尼泊尔木质纱轮手工纺纱


商业的增长与事业的扩张,是诺乐渴望且可得的,却无意追求或占有。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情怀,更是一份长达十几年的笃定与专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